【解锁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】一生不识李调元
分类: 成都助孕方案 热度:667 ℃



李调元像
  四川新闻网德阳6月16日讯要论吃货的老祖宗,不得不提到李调元;要说川剧的大成者,也离不开李调元。这个清代才子被后世称为川菜川剧之父。而他一生著述极丰,对巴蜀文化复兴和清代学术繁荣也作出了突出贡献。


图据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
  李调元是德阳罗江人,因被诬陷而看淡官场,后来归乡专心著述。撰有《童山诗集》《童山文集》《蠢翁词》等文学作品,《雨村诗话》《雨村词话》《雨村曲话》《雨村赋话》等诗学、戏剧学、文艺理论作品。近日,他入选为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。
  老百姓心中的川菜川剧之父
  说起川菜,不少朋友都会翘起大拇指点赞,然而川菜之所以自成一格、闻名遐迩,成为八大菜系之一,这离不开一个人的努力,那就是李调元。
  李调元出生在书香世家,自幼便在父亲的严格指导下攻读经文,5岁的时候就能详读《四书》、《五经》,7岁的时候就作出了“浮云来万里,窗外雨霖霖。滴在梧桐上,高低各自吟”这样的好诗,被当地的人称为神童,他也是巴蜀继明代状元杨升庵之后的又一位全才大学者。
  自古以来,人们对美食从来不会拒绝,这样的一位大才子也是如此。他的父亲李化楠在宦游江南的时候收集了很多江浙一带的烹饪资料,李调元便将这些手稿加以整理,又加上他自己在广东、京都、新疆等地了解到的烹饪方法互为参考,写成一本专谈饮食文化的《醒园录》,记载了菜肴、酿酒调味品、糕点小吃、腌渍食品及食品保藏等各种做法。2005年,香港导演午马著以此书为由在罗江拍摄了电影《天下第一宴》。
  “《醒园录》是第一本川菜理论化著作。川菜之所以能成为八大菜系之一,有着麻辣鲜香等特点,都离不开《醒园录》这本书。”四川师范大学副校长、教授王川说。
  因此,川菜能有今天的地位,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,李调元功不可没。


李调元塑像
  古时候,人们除了吃之外,消遣娱乐的方式主要是看戏。在四川,川剧是老百姓最喜欢、最常看到的戏曲。而李调元在戏曲方面也是一位大家。他提出“戏曲应该合乎人情”,“应该各自成体”,不要公式集约化,要有创新精神。他还把元人杂剧、明清的一批传奇剧本移植、改编成川剧,搬上舞台。他醉心乡土文化、倡导川剧艺术并身体力行,辞官归乡后他经常“自敲檀板课歌童”,带着戏班到成都、绵阳等地演出,因此他对川剧的贡献亦得到人们的尊敬和肯定。
  王川介绍,李调元在今天川剧的形成上有四大贡献。一是积极将中原戏剧引到四川等西南一带;二是将各地戏曲的唱腔、演出技法等引入到四川;三是改编其他地方有名的戏剧,成为四川的本地戏剧;四是进行戏剧教育,不仅教了一批戏剧人才,还带领他们出去演出。
  “这些做法不仅加强了四川与中原的联系,也推动了中原文化在四川的传播,更重要是推动了川剧在四川的复兴。”王川这样评价李调元。


李调元纪念馆
  著述130余种
  为巴蜀文化复兴作出贡献
  自古文人都有读书出仕、为国效力的愿望,李调元也不例外,然而在官场,他始终郁郁不得志,后来还被诬陷。看透官场腐败他逐渐淡出官场,并回到罗江老家,开始专心致力文化。
  据了解,李调元一生著述极为丰富,达130余种,撰有《童山诗集》《童山文集》《蠢翁词》等文学作品,《雨村诗话》《雨村词话》《雨村曲话》《雨村赋话》等诗学、戏剧学、文艺理论作品,辑撰刊刻大型丛书《函海》《续函海》等文献学巨著,造“万卷楼”,藏书十万卷。对巴蜀文化复兴和清代学术繁荣作出了突出贡献。
  如今,罗江区有不少李调元历史遗迹,可以到李调元故居——醒园参观游览,感受调元文化的馥郁典雅;也可以前往鶺鴒寺——李调元读书台拜魁星,祈愿自己学业有成;或者去李调元纪念馆了解更多这位清代大文豪的生平事迹。
  同时,为了进一步挖掘调元文化,近年来,罗江正在积极推进“川菜川剧之乡”建设,并从2018年开始举办川菜川剧文化周,以此来不断提升川菜川剧影响力。
  相关新闻:
 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却看见唐诗变革风向标陈子昂
  陈寿:书写三国创文史新风 他是改革创新代言人
  蓬安人or成都人?"凤求凰"早有预谋?司马相如的秘密在这里
  方志鼻祖 蜀史功臣 成都“杰出市民”常璩在此
  张栻:在岳麓书院与朱熹开辩 他是“朱张会讲”主咖之一
  “文官”秦九韶是个“理科男” 而且还“称霸”中世纪数学界
  16岁“C位出道”全能型“流量明星”她是蜀女秀冠薛涛!
  文翁:汉代循吏第一人 他是四川人最早的“爱豆”之一

参考资料
猜你喜欢
热门排行
精彩图文